剛從外面吃飯回來,這次也不記得從小時候起第幾次這樣啦。越長大,我越想下半輩子「擺脫」這些的生活,我既然加了符號,也表示我並不是很反感這樣的生活方式,不是叛逆,而是從始至終是一種危機感,因為我不知道打我這代起,我是否有能力也給予後代自小時候起也能過得比我好。因此,我才想讓後代在American Dream下快樂無憂成長。 今晚,我真的很喜歡這趟社會大學的課程,由很多政府部門、銀行、企業等頭腦人物來上課是十分開心的事情。我們六點多開餐,八點多就開始逐漸轉向聊天了。也就只有在這種場合,才能聽到他們在辦公室以外的生動課堂。 歲月真是催人老啊,想起其中幾位叔叔當年還英姿颯爽,如今已是啤酒肚加滿頭銀髮。而我,從他們的話中說我當年就是包廂裡唱童聲的那個小不點如今已長大成人了。 小時候我就喜歡和大人們去應酬,接觸的多是五零、七零的前輩,那時正是五零在官場上如日中天,七零奮勇直追之時,或多或少在盡情享受美食之餘聽了許多不該是沒走出社會的人聽的話,更何況當年的我還那麼小。弄得我日後和同齡人交流時,特別是卡拉OK時有明顯的代溝。 其實我更喜歡社會大學勝過現實體制下的大學。 想起前幾天小學同學「十年之約」的小聚,已經足足讓我對社會大學更加著迷。那天去了16人,我們回到了母校,在老師家包餃子,吃完東西就圍成一圈談心,最後還去K歌。我見到了好多好多老同學,10多年的同窗友情格外地親切。本來沒計劃寫「十年之約」( http://blog.lilujun.com/post/1045/ )的文章的,但在同學們的強烈要求下,終於一氣呵成,畢竟有些同學還是想看看我當年的作文水平有沒有退步。在此順便聲明,「十年之約」( http://blog.lilujun.com/post/1045/ )的文章版權屬於李璐君lilujun.com所有,全文為100%原創,未經原作者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再次發布! 在這些小學同學裡,好多好多同學值得我學習,也符合我心中一直以來崇尚的標準。有些同學雖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家庭又不是特別好,但憑著自己的努力終於開創出自己的新天地。比如小學六年級坐在我前排的A同學,一早就出來工作,他先是從桌球服務生做起,然後去電腦城打工,慢慢地自己開了家電腦店,現在即將娶老婆,不久將要移民澳洲了。 小學同學裡還要繼續往碩士路子走的,包括我在內就兩位。我的酒量還行,但在眾多早已出了社會工作的同學面前真是甘拜下風。我的小學同學大多數是做老闆或跑業務的,應酬自然多。加上有人起哄說要灌醉班長,一進包廂,我就應接不暇,這多麼多男生每人和我輪流乾整瓶酒。那晚我們喝了幾箱啤酒。結果,唉,我是第一位當場吐的。他們明顯有預謀啊,我也不好意思不喝。不過我只是把酒吐出來,一點沒醉,還能繼續玩。小學同學的感情真是深啊,見我吐了,還十分的關心我,後來就沒一個個輪流乾整瓶酒了。 我真的很喜歡社會大學。其實,我真的不是很想離開這個大環境。要走,我只是想為後代提供一個更高的起跑點。我一直記著American Dream:「相信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獲致更好生活,亦即人們必須透過自己的工作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 |